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应妮)提到中国现代文学,老舍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鲁迅先生称“他用笔刻画出了真实的北京人物形象”,张爱玲称“他的小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全新版话剧《骆驼祥子》排练照。 剧组供图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骆驼祥子》是最为人熟知和喜爱的作品,作家将他对北平的想念和对普通人的热爱融入这部作品。由北演公司出品的话剧《骆驼祥子》11月中旬开票以来,人气火爆,三场演出以强劲态势售空。应广大观众要求,主办方新加了12月29日的演出并于12月8日全网开票。
全新版《骆驼祥子》中,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曹先生、孙侦探……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通过现代演员的表演将再次在舞台上复活。
事实上,如何将这样一部经典常演常新,对任何创作者都不容易。过往的舞台和影视作品多以祥子和虎妞的爱情故事为核心,原作中虎妞性格也更为鲜明突出。相较之下祥子的刻画稍显逊色。这也成了导演方旭决定创作全新版《骆驼祥子》的最重要原因。
全新版话剧《骆驼祥子》排练照。 剧组供图
他表示,此番创作会将祥子的一生完整呈现在舞台上。为了更好诠释祥子这一角色,此次将启用三名演员分别饰演青年、中年和老年祥子,“我们要替‘闷葫芦’祥子说话”。
在以戏剧方式和老舍先生“神交”的十多年里,方旭不断挖掘老舍先生作品的精神内涵,探寻舞台表达的各种可能性,成功地在老舍作品与现代人之间搭建起了一条沟通的桥梁。在观众眼中“方旭+老舍”已然成为优质戏剧的品牌保证。此次他将挑战老舍最经典的名作《骆驼祥子》,更加让人期待。
为了能在舞台上呈现出北平之美,主创们煞费苦心。舞美上,将以北平城的元素为基础,以光影的变幻、不同元素的拼接等形式,用写意的方式勾勒出最美的北平城。服装上更是暗藏“机关”,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对局部细节的改变,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角色间的切换。
演职人员大合影。 剧组供图
据悉,话剧《骆驼祥子》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出品,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北京站演出联合主办方。
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1日,“祥子”将再次拉起他心爱的洋车,穿越时空而来,奔跑在北京的天桥,为观众讲述“一个人、一辆车和一座城”的故事。(完)
中新网杭州12月8日电(张煜欢)“扫扫二维码,提前看医生”,一进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候诊区,患者吴先生就听到广播里的温馨提醒,他扫码进入小程序后,通过模拟临床医生诊疗思维来提问和引导,在多轮一问一答的语音对话中,很快就完成了预诊的病情录入。
浙大邵逸夫医院自助服务区内。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
近日,浙大邵逸夫医院创新推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小程序“智能医生助理”,其可根据对话内容快速完成主诉症状、伴随症状、诊疗情况、既往史、家族史等医疗信息的采集,5秒自动生成预问诊病历,并同步至医生工作站,方便医生在患者进入诊室前提前了解病史。
在医院里,医患间的沟通交流贯穿整个诊疗过程,一旦出现无效的沟通或是信息的不对称,便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导致就诊效率降低。如何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浙大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坦言,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语言模型作为当前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引领着新时代人工智能开发新范式新变革,是拓宽医学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更是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我们基于医学大语言模型上线‘智能医生助理’,是希望能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智能、更个性化、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蔡秀军说。
“以前我面对医生的时候常常会紧张得讲不清楚话,有时还会遗忘一些关键信息,现在有了这个‘小助理’就方便很多,操作也简单,只需按住按钮说话,声音就能一字不落地变成文字。”患者吴先生说。
此外,“智能医生助理”还可让医生在问诊时更专注于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医生只需要按下录音键,就能自动记录与患者间的沟通对话,其能精准理解临床语义,将语音转化成结构化的医疗文本,并自动生成规范化的电子病历,大大提高医生问诊的效率和质量。
“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让我们迎来了医疗新时代,也对智慧医疗有了全新思考和理解。从诊前的预问诊,到诊中的语音实时收录与临床语义解析,再到诊后的随访、复诊提醒等,‘智能医生助理’既减轻了医生工作负担,又改善了患者就诊流程。”浙大邵逸夫医院门诊部主任丁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