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2月8日表示,新一批台东县番荔枝包装厂和果园已通过海关总署注册登记,随着台湾地区番荔枝产季来临,将为台湾地区番荔枝输入大陆创造有利条件。
朱凤莲指出,我们一贯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今年以来,我们会同海关总署积极回应中国国民党、台东县等方面提出的希望大陆方面恢复输入台湾地区番荔枝的愿望,海关总署在综合评估基础上于6月20日宣布恢复台湾地区番荔枝输入大陆。我们与台东县方面密切沟通,加紧推进番荔枝包装厂和果园注册审核工作,为番荔枝输入大陆做好准备。经海关总署认真审核,新一批台东县番荔枝业者包括34家包装厂、1263个果园获得注册登记。截至目前,共有台东县37家包装厂、1288个果园获得注册登记,相关业者可在海关总署网站查询有关情况。尚未通过审核的包装厂、果园,可以按照整改要求继续整改、申报。
朱凤莲表示,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符合大陆相关检验检疫规定,我们愿与岛内相关方面商谈支持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的事项。我们愿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与岛内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更多台湾农渔产品恢复输入大陆,为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谋利造福。(完)
技校生在飞机制造业能创新吗?精品与废品的差距是多少?
大家好,我是中工网评论员秦世俊,我为中国工人阶级发声,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创新。
为飞机制造零件,精品与废品的距离只有0.01毫米。在工作中,我们和创新的距离也可以这么近。
我刚开始进厂当铣工,都是靠“偷师学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我是一名技校生,和车间里大学生比,底子实在是太薄,老师傅们看不上,没人教。那时,我就偷着学、坚持学。老师傅们看到我这股韧劲,对我刮目相看,主动教我,我才如愿地当上了学徒。
我很珍惜这个机会,经常给自己“加码”,刻苦学习。慢慢地,我的技术越来越好。工作中遇到难题,我开始尝试以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创新攻关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是一名技校生、是一个一线工人,我不行。我想的是,要如何攻克难题,要把工作做好,要为国家作出贡献,我一定行!
我第一次创新,就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当时,我们要加工一个飞机上主起落架外筒上的一个腹板,但它由于没有数模,无法编程,我们只能手动操作,导致返工不断。我特别想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我的思路和大家完全不一样,我想的是“反着来”。先采点,将采集的点位汇编为程序,再一刀成型。没想到,这样一个思维转换,让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多,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了100%!
这让我意识到,在创新的赛道上,每个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以技术和能力说话。打那以后,我大胆创新,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1000余项,每一项都让我很有成就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不管是大企业、大科学家,还是小企业、一线工人,都可以走上创新的赛道,百舸争流。
技术在不断更新,我们绝不能躺平,要和创新“零距离”,我们才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