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徽叉车集团的物流装备制造车间,一台台叉车实现了无人驾驶,司机已“退居”办公室,变身操控员,点击智能车队的管理系统,还能查看车辆状态、维护保养等信息。
这是腾讯云与安徽叉车集团共同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企业完成了设备数据上云的第一步。目前,工业车辆接入数量已从8000辆增加到近4万辆,未来预计将有80万到100万台叉车接入云端。数据的实时采集将有效提升叉车行业的服务与创新效率。
云技术助力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让人看到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是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云技术、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引擎渲染、安全等技术作为支撑,集成底层技术、应用场景、内容生态、硬件产品等多种生态要素的分布式互联网技术。前不久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发布的《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专利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指出,当前互联网正处于代际变革时期,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数实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坚实的数字底座。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1.5%,位居全球第二。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要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抢抓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变革机遇。
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迭代创新,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4G/5G移动通信共建共享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15项前沿领域成果获得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其中不少创新是由企业完成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总数的40%,腾讯等中国企业成绩领先。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才能让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是塑造新优势、激发新动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分析》显示,我国企业相关领域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但应用层面专利居多,支撑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的专利布局并不占优。相关创新主体应紧盯技术热点和空白点,着力针对技术难点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加大培育高价值专利力度。牵住创新“牛鼻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技术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从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足不出户畅游世界,到区块链帮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再到大数据协助供需双方精准匹配,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突破。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充分释放创新潜能,提高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定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人民日报 齐平树)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上海12月8日电 (记者 王笈)作为“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三个项目,“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8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呈现20世纪上海和京津地区中国画的发展历史、理论成就和大师风采。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 中华艺术宫 供图
这是上海首次系统呈现京津画派与海派绘画。京派注重从传统中汲取前行的动力和方向,海派则注重对新需求、新潮流的拥抱。展览立足于近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画家群体的研究,展出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艺术家的近90件精品力作。
观众可从齐白石《松鹰图》、萧俊贤《着色山水》、溥儒《薜荔垂千仞》等作品,窥见京沪两地画坛借古开今面貌之丰富;亦可从吴湖帆《碧海苍松》、胡佩衡《紫溪晚霞》、吴镜汀《华山南峰》等作品,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融合写生之法的时代新风。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 中华艺术宫 供图
本次展览中还有一幅北京画院收藏的吴昌硕题写于1920年的齐白石润例,格外引人注目,可知齐白石初入北京画坛以砚田为生计、其画价的基本情况。齐白石曾赋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难掩其对“缶翁”吴昌硕的尊崇之情。
在总策展人陈翔看来,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譬如一个着中山装,一个穿西装”,各自以机智而切身的选择、务实而有效的实践来积极应对变革大潮的冲击。“它们既有共性,又各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坚韧顽强和自我革新的生命力。”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 中华艺术宫 供图
据悉,“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完)